第十四章 只值千两黄金的尚书大人-《公子世无双》
第(3/3)页
“住口!”脸色铁青的杨之清霍然站起身来,厉声打断邱介彰的话,上前两步愤然指着他斥责道:“天子亲卫军乃是拱卫京畿重地的最后一道防线,你身为兵部尚书,岂能不知道亲卫军仅有三万余众?拆了东墙补西墙,调他们去北境,若还是守不住城墙,就是置陛下、置天家贵胄于险境,你···你担当得起吗?”
邱介彰匍匐余地,心中绝望。
杨公糊涂啊,若是城墙真到了守不住的时候,就算京都有那三万亲卫军人人效死,又怎么可能挡得住连司天监都饮恨雍州的漠北妖族?
首辅大人气得胸膛不断剧烈起伏,一袭绛紫官袍簌簌颤抖不休,仍是拿手指居高临下连连虚点着面色苍白的兵部尚书,恨声道:“邱兵部怎地这般糊涂?陛下难道不知雍州、凉州孰轻孰重哉?”说罢深吸口气,目光缓缓扫过殿上低着头默不作声的众人,转身朝龙椅拱手,沉声道:“陛下,兵部尚书邱介彰年迈不堪任用,臣建议,赐黄金千两以示天恩浩荡,即日着其告老还乡,封其长子为工部五品员外郎。”
景祯皇帝慢慢端起桌上茶杯,旁边的平公公眼皮一跳,侍奉天子多年的内廷首领对他很多不经意露出来的习惯性动作了若指掌,陛下要喝水不是口渴,而是掩饰心里的犹豫不决,邱介彰是堂堂一部尚书,入朝以来功劳苦劳都可圈可点,杨公令他致仕已然算是极重的责罚,饶是这样,陛下竟好像还不满意,老太监身形不动气息不转,却迅速以眼角余光瞥向二皇子的背影,看清殿下握着刀柄的右手骨节处泛起青白颜色,心中没来由就生出一股子悲切之情。
这种悲切有个具体的名字,叫做兔死狐悲。
吏部尚书叹息着迈出一步,”臣附议。“
稀稀落落十数声附议,如雨打窗棂,一声一声催人老。
良久,景祯皇帝才轻轻吐出一个字,“准。”
邱介彰呼出一口浊气,竟惊奇感觉到自己如释重负,摘下官帽连同那封密信放在地上,双手撑着连磕三个掷地有声的响头,语气里听不出任何凄楚无奈,反而像是绝望之后视死如归的坦然,“老臣邱介彰,谢陛下恩典!”
说罢,从这一刻起就不再是兵部尚书的老人扶着膝盖缓缓站起身,最后抬头深深看了眼高悬在龙椅之上的那面先祖皇帝御笔手书的牌匾,转过身目不斜视,一步一步朝殿外走去,背影萧索。
杨之清没有扭头去看黯然离开保和殿的邱介彰,而是始终盯着二皇子殿下那柄刀,群臣于皇帝本就是亦敌亦亲,若非如此,帝王心术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那柄刀,杨之清记得,名字叫杀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