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焚书坑儒2-《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秦二世而亡》


    第(2/3)页

    虽然不知道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让陛下知道打压儒家是错误的做法,日后儒家的地位就要提一提了。

    【首先就是那些私学中的人私底下相互勾结,他们反对国家的制度,反对国家的发令。甚至只要皇帝颁布个什么诏令,那些私学之人就像苍蝇看到了粪球一样一拥而上,企图用自己学到的史书来歪解反对法令。更可恶的是,他们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朝堂之上是忠心耿耿的臣子,一旦离开了朝堂进入市井之中,就成了反对言论的宣传者,大肆抹黑秦朝的形象。

    这不妥妥的反动派吗?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言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允许出现的,始皇帝不干你干谁?!

    我就不信了,之前的六国国君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也能心大的坐视不管?或者更离谱一点,去以礼相待?

    从这个角度来看,焚书是一场思想运动。

    另外一个比较强有力的推手就是李斯和淳于越关于师古还是师今的争论。淳于越是个传统的儒家人,他认为应该尊古,实行分封制,否则即便实行了郡县制,国家也无法长远。

    淳于越说话就比较直来直去了,可是哪有领导会喜欢直接怼自己,还公然反对自己政策的员工呢?

    相反李斯就比较有经验了,始皇帝喜欢谗谏,那他就来谗谏,把领导哄得是服服帖帖的,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

    打工人小李再一次在办公室斗争中成功了。】

    听到这,淳于越更加对李斯此人嗤之以鼻。如果是因为不会拍马屁而不受陛下重用,那这官职他不当也罢!

    【玩笑归玩笑,其实李斯在反驳的时候也是有理有据,非常的具有说服力。他说:“道古以害今,要是一味地按照古时的制度来,那才是真正的扰乱民心,毁坏国家。到时候,君主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小,臣子结党营私权力越来越大,到时候又变成下一个周朝了,天下又将变成割据纷乱的局面。”

    所以,为了防止民心不齐,李斯向秦始皇提出了焚书的建议,始皇帝也都采纳了。焚书的骂名也就自此传开了。

    此后,秦朝便采取了以吏为师的教育机制,派官吏向民众讲解律法,任何人都不能私自讨论儒家的诗、书。

    其实始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手段还是有些极端了,“挟书令”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

    【按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儒家和法家都有其优势和局限,无论是偏向哪一侧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应该将二者综合起来,简单来说,就是《思想道德与法制修养》。法律是个人行为规范的最低标准,但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道德是个人的内在规范,但它也不能替代法律的强制作用。】
    第(2/3)页